校园文化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群体文化,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主要包括:以年轻学生为代表的文化理念、标准化学生独特的思维特征、行为特征和方式;学生课外生活中的所有文化活动,如诗歌俱乐部、棋牌俱乐部、书法俱乐部、文学俱乐部等社区活动,能反映校园文化的本质是校园氛围或校园精神。
校园文化是学校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等物化形式,还包括学校传统、学校风格、学习风格、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学校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联合活动交流中形成的非明确规范的行为准则。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思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由于学校是一个教育人和培养人的社区,校园文化通常取其精神文化的意义。即学校共同成员在学校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精神总和,包括较高目标、价值观、学校风格、传统习惯、行为准则和规章制度。校园文化对提高师生凝聚力、培养良好的学校风格、培养四有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虽然校园文化的核心内涵是指学校的办学理念、价值观、信仰、教学风格和学习风格,但校园文化建设不能仅仅从这些方面入手,因为影响这些方面的因素很多,不仅限于精神。具体来说,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包括以下内容:
1、学校物质文化建设。
学校物质文化建设是指学校建筑、教学设施、教室、实验室、办公室、图书馆、体育场、食堂、宿舍等建设,这些不仅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塑造优秀校园文化的物质基础,也被称为显性校园文化。
(1)校园建筑。如果是新学校,较好选择一个相对干净宽敞的地方,周围没有太多的商店,特别是应该远离贸易市场。学校的建筑应该努力反映一定的风格,或简单,或优雅,或独特的形状。
尽量避免设计成火柴盒式的传统校舍,给人一种僵化单调的印象。即使是老校舍,也要努力反映特点,如在走廊、墙壁、楼梯等场所设计一些新颖独特的小装饰,给人一种和谐愉悦的感觉。
(2)学校标志。为了创造独特的校园文化,每所学校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标志,如校牌、校服、校旗、校徽、校报等。这些标志一方面突出了学校的整体形象,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师生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3)学校的外观。如果学校的建筑是学校的身体,那么学校的外观就构成了学校的外观。学校外观的一个要求是学校的清洁、清洁和卫生。二个要求是学校建筑内部的装饰和布局,如教室、走廊等。学校建筑的装饰和布局应具有教育意义,同时具有较高的文化品味,并考虑适应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目前,更常见的方法是安排名人肖像、语录卡、科学家照片、学生自己的作品等。你也可以想象其他一些风格,比如张贴一些美丽壮观的自然风光图片,以提高学生欣赏自然和环境保护的能力。
(4)校园绿化。绿化和美化校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改善学校环境,树立良好的学校形象,还可以给人一种美的影响,激发良好的情绪和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提高师生和员工的学校生活品味。
学校应尽可能实现整洁优雅的学校外观,使砖瓦、植物和树木能发挥培养气质、刺激美的作用。校园绿化应与学生的劳动教育相结合,提倡自己建设校园,使学生珍惜绿化成果,也反映了审美教育的功能。